日前云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云南省水利廳印發的《云南省節水行動實施方案》(下稱《方案》)提出,未來15年中,將大力推動節水制度、政策、技術、機制創新,到2020年,全省用水總量控制在215億立方米,到2035年則控制在227億立方米以內。實現用水方式由粗放向節約集約轉變,提高用水效率,為建設生態文明排頭兵和中國最美麗省份提供有力支撐和基礎保障。
《方案》明確,到2020年,云南將全面建立水資源“雙控”制度,全省用水總量控制在215億立方米,萬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萬
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分別降低29%和30%;規模以上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91%,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492,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下降到10%。到2022年,初步建立節水型生產和生活方式,全省用水總量控制在217億立方米以內。到2035年,節水政策法規體系和標準體系逐步健全、市場調節機制、技術支撐體系逐步完善,節水護水惜水成為全社會自覺行動。全省用水總量控制在227億立方米以內,水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水平顯著提高,水資源利用與發展規模、產業結構和空間布局等協調發展的格局逐步形成。
為實現上述目標,云南提出將通過實施“推進農業節水增效、推進工業節水減排、推進城鎮節水降損”三項重點任務,全面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具體來說,將全面推進農田水利設施提檔升級;推進高效節水灌溉及種植結構調整;推廣節水型畜牧漁業,加快推進農村生活節水等工作,實現農業節水增效。到明年,全省將完成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基本完成重點中型灌區節水配套改造任務;全省高效節水灌溉面積達到700萬畝。到2022年,創建一批畜牧節水示范工程。
工業的節水減排則通過限制高耗水項目準入、推動水循環梯級利用等措施達成。具體來說,將支持企業開展節水技術改造、再生水利用水平。出臺省級節水技術、工藝、設備和產品名錄。建立用水超定額產能淘汰制度,限制高耗水工業項目準入。到2020年,全省年用水量1萬立方米及以上的工業企業實現用水計劃管理。到2022年,在火力發電、鋼鐵、紡織、造紙、石化和化工、食品和發酵等高耗水行業建成60個節水型企業。同時,以節水為重點推進現有企業和園區開展循環化改造,鼓勵工業園區實行統一供水、廢水集中處理和水循環利用及梯級補水,實施廢水“近零排放”改造。促進工業園區內企業間串聯用水、分質用水、一水多用和循環利用。
在城鎮節水降損上,將全面推進節水型城市建設、開展公共領域節水措施等,到2020年力爭完成6個節水型城市建設。對16個州(市)及部分缺水縣(區)老舊供水管網進行改造,完善供水管網檢漏制度。到2020年,在2個城市開展城市供水管網分區計量管理。到2022年全部省直機關及50%省屬事業單位建成節水型單位,建成50所節水型高校。全面開展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到2022年,全省50個以上縣(區)級行政區實現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
為了保障上述目標、措施的推進落實,《方案》明確進行目標管控,即到2020年,建立全省水資源督察和責任追究制度;建立覆蓋主要農作物、工業產品和生活服務業的用水定額體系。同時,實施全過程管理、強化政策引導、市場激勵等,包括全面開展前期節水評價制度、深化水價改革、推動水權市場化改革等系列管理政策的落實。
責任編輯:李敏
咨詢熱線
0391-5688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