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制造業的發展遇到了很大困難,造紙行業亦不例外,造成這種原因究竟是什么很值得深思。遺憾的是行業內有關這方面的分析文章不多,把行業出現的產能過剩主要歸結于污染,給出的藥方多是淘汰落后產能,治理污染;甚至某些企業仍然抱著盲目樂觀的態度,認為目前產能過?,F象是暫時的,而沒有從深層次去找原因,本文對我們有很好的參考借鑒意義。
非常理解與同情今天制造業的老板,都在感嘆生意難做,錢難賺。過去得風順水的一路走來,屢試不爽的方法今天不靈了,轉型!談何容易,很多老板真有騎虎難下的尷尬。
突然,紙張好賣了,庫存空了,怎么辦?趕緊上項目??? 有的企業又開始沾沾自喜了,先把這撥錢賺了再說。
在鈦媒體看到電商老兵斗牛士的一篇文章,感覺很有些道理。
中國互聯網經濟的高速發展速度跟中國制造業的發展速度是同步的,加之互聯網經濟的杠桿因素,足以支撐中國制造業繼續高速前行。但為什么還是出現制造業下滑的趨勢呢?
原因就在于互聯網經濟沖擊下帶來的消費行為變化與制造業未能適應消費行為變化所引發的矛盾。
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旨在破解中國制造業產能過剩的困境。
誠然,中國制造業從來沒有像今天一樣全面進入過剩時代,服裝、紡織、造紙、食品、家電等各行業均是如此。
制造業進入全面過剩的原因錯綜復雜。從造紙分析來看有外部2008美國金融危機和2010歐債危機爆發,使中國制造業的外部需求下滑,也有內部繁重的稅、費,企業融資難以及企業生產成本人工成本的大幅上漲,讓制造業的投資經營環境惡化造成的,還有為了應付日益加重的市場競爭,造紙企業上項目存在盲目的原因。
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從來沒有哪個發達國家像中國一樣被互聯網經濟沖擊的如此徹底。也沒有哪個國家像中國的互聯網消費者一樣對于產品和服務擁有如此苛刻的要求。
中國紙張消費行為發生巨變的原因是互聯網的誕生。因此會出現文化用紙受到沖擊最大的結果。
而當互聯網企業在不斷向消費者輸出“消費者中心”這一全新消費理念時,包括制造業在內的眾多傳統產業還在固步自封用落后的思維去看待消費者,去生產自己的產品。
悲哀的是,很多傳統制造業利用互聯網完全是沖著清庫存而去,而這些產品本身在互聯網經濟時代就不符合互聯網網民的需求,所以我們今天看到了眾多傳統產業不做電子商務是死路一條,做電子商務也是死路一條,陷入了無法自拔的怪圈。
當決策機構還在寄予通過行政手段減少制造企業數量以期達到調整產能過剩的時候,當中國的學者專家們還在每月盯著PMI指數的時候,無數的消費者卻在默默用腳來給制造業投票。
對于中國制造業來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差的時代。
未來若干年造紙行業究竟如何發展還需密切觀察,與紙張的主體使用者-人的收入、生活習慣的改變以及新技術的發展所帶來的環境的巨變有密切關系,其實通過今天造紙所面臨的問題已經能很清晰地看出這種趨勢。
還有一點,造紙業內人士還真得摒棄過去通常認為的造紙是周期性行業,目前只是暫時處于低谷的思維。
值得思考的是,造紙產能過剩的棒子該打在互聯網身上嗎?
責任編輯:仇
咨詢熱線
0391-5688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