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9日,歐洲化學品管理局(ECHA)宣布,已正式提出將二氧化鈦(TiO2、鈦白粉)列入懷疑通過吸入可能引起癌癥的物質分類的建議,該意見將在稍后通過書面程序宣布或在9月份歐盟委員會會議上正式通過。
據ECHA的風險評估委員會(RAC)介紹,現有的科學證據表明,二氧化鈦的致癌潛力符合ECHA關于“分類、標簽和包裝法規”(CLP)下相關的標準。但RAC也同時指出,得出的結論表明,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持此前法國提出將二氧化鈦分類為更嚴重的致癌物質類別(類別1B)的建議,它只是“被推定為潛在引起癌癥的物質”(第2類,通過吸入途徑)。
法國于2016年5月提交了協調分類和標簽提案(CLH),該提案要求從分類和標簽方面界定二氧化鈦為“吸入時對人體具有潛在致癌性的物質”,并要求將其歸類為“Carc致癌類別(致癌性,吸入)”中的Category 1B,H350i類,分類適用于二氧化鈦的細顆粒和納米態,在形貌、結晶相和表面處理方面不予區分。
在對法國提案廣泛征求意見后,RAC于2017年3月的會議上首次針對這一提案進行了討論。
在歐盟范圍內,RAC負責對物質的危害分類提供獨立的科學意見。分類僅基于物質的危險性質,并不考慮接觸該物質的可能性。
一旦實施影響巨大
據最新的市場研究分析,由于在造紙、油漆和涂料、化妝品以及塑料等領域中的需求量不斷增加,預計到2024年全球鈦白粉市場價值將達到279.9億美元。
2016年,油漆和涂料行業的消費占據全球鈦白粉行業銷售收入57.4%,此外鈦白粉產品也廣泛應用于塑料、造紙、油墨和其他專業領域,這些行業的增長預計將在未來幾年內積極推動全球鈦白粉市場發展。
造紙工業是鈦白粉行業的第三大用戶,在全球銷售收入方面的貢獻率為10.4%。
由于鈦白粉應用領域非常廣泛,一旦歐盟將其列入CLP法規管制范圍,將對這一行業造成巨大影響。
二氧化鈦制造商協會(TDMA)的聲明
歐洲化學品風險評估委員會(RAC)建議將二氧化鈦歸類為疑似致癌物(分類2),這項源自法國的建議是基于對大鼠進行吸入暴露研究的結果,盡管已經有大量科學證據事實不支持人類暴露于二氧化鈦環境具有危害性,特別是50多年來超過2.4萬名工作人員的流行病學資料顯示,人類的癌癥和暴露于二氧化鈦環境之間沒有任何聯系。
在RAC考慮的研究中,觀察到的結果是特異性的,并且在與其相關的任何其他物種(包括人類)的科學研究中沒有觀察到,這只是發生在大鼠身上的一種作用模式。而且,在大鼠實驗中獲得的結果也僅是通過觀察吸入大劑量的二氧化鈦粉塵,其水平比一般工人遇到的暴露水平高出許多倍。最重要的是,相關實驗結果實際上對所有難溶的粉塵物質都一樣,而不是僅限于二氧化鈦,這意味著許多其他難溶性顆粒物質也將被分類為潛在致癌物。
TDMA主席羅伯特·伯德對ECHA的RAC委員會的意見表示失望,“科學證據很清楚表明,沒有理由將二氧化鈦列入通過吸入對于人類具有潛在致癌性物質分類。另外,該分類對提高人類健康和環境保護水平沒有任何價值,它僅僅被用于標簽和分類而已”。
TDMA將向歐盟委員會轉交所收到的任何科學意見和意見,以便于他們對此進行評估,并做出相關監管措施決定,“我們相信歐洲的監管機構將確認在所有應用中繼續使用二氧化鈦是安全的”。
此前TDMA的科學評估結果,已經反應在REACH的檔案中,并在公眾咨詢提交的意見中得到進一步支持,即不建議將其進行分類。
咨詢熱線
0391-5688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