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保部今天通報,5月8日,環保部空氣質量強化督查組共督查301家企業(單位),發現236家企業存在環境問題,約占檢查總數的78.4%。截至5月8日,環保部組織開展的為期一年的大氣質量強化督查,已經進行了整整一個月。據環保部披露,一個月來,28個督查組共督查8447家企業(單位),發現5594家企業存在環境問題,約占檢查總數的66.2%。
事實上,從去年冬季開始,在京津冀區域特別是“2+26”通道城市,圍繞大氣污染防治,由環保部組織的督查基本沒斷。但是,從此次大氣質量強化督查一個月的情況看,環境問題企業卻似乎像地里生長的韭菜,割了一茬又長出一茬,而且,所發現的環境問題企業的比例也始終處于高位。
究其原因,基層參與督查的執法人員告訴《法制日報》記者,其中既有督查手段更專業、督查更細的原因,也有企業環境主體責任不落實,基層政府全面監管不到位的問題。
據環保部介紹,截至目前,對于大氣環境質量強化督查發現的問題,環保部共督辦了1391個突出環境問題。對于一些惡意違法問題,地方還動用了司法手段。
每天發現環境問題未低于六成
始于4月8日的空氣質量強化督查,主要在京津冀區域的“2+26”城市展開,而這“2+26”城市也就是京津冀大氣污染的傳輸通道城市。從督查開始的第一天起,環保部每天通報督查的情況。
據環保部通報,5月7日,23個督查組(因中央環保督察正在山西和天津進行督察,因此28個督查組改為23個。)共督查279家企業(單位),發現188家企業存在環境問題,約占檢查總數的67.4%;5月6日,23個督查組共督查302家企業(單位),發現199家企業存在環境問題,約占檢查總數的66%;5月5日,23個督查組共檢查244家企業(單位),發現165家企業存在環境問題,約占檢查總數的67%。
不僅是這幾天,翻閱環保部公開的每一天的督查信息,大氣質量強化督查啟動的一個月以來,28個督查組發現的環境問題企業(單位)占檢查總數始終未低于百分之六十。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督查進行了一個月,但是,發現的環境問題企業(單位)一直沒有減少。
咨詢熱線
0391-5688887